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亚洲_欧美激情大战黑妞_全部网站免费在线观看等_a无码亚洲男人的天堂

首頁 > 銀行·保險 > 正文

580億險資紓困專項產品規(guī)模創(chuàng)新高

2018-11-07 13:38:39 來源:證券時報

設立三只專項產品、目標規(guī)模580億!這是保險業(yè)目前紓困股權質押風險的最新進展。

繼5日太平資產發(fā)起設立目標規(guī)模80億的紓困專項產品后,昨日人保資產也設立專項產品,目標總規(guī)模達300億。上周一,國壽資產成立保險業(yè)首只目標規(guī)模200億的紓困專項產品。至此,保險業(yè)已有3只專項產品,目標總規(guī)模合計達到580億元。

數百億產品的發(fā)行前景如何?多位保險資管人士分析,雖然目前市場走勢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從長期看,產品模式設計得當,發(fā)行應該沒問題。產品模式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滿足上市公司需求,又能滿足資金方的喜好。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除了大型保險資管公司外,中小保險資管公司也在積極行動推進紓困事宜。與此同時,業(yè)內對于險資參與化解質押風險的模式,也有了一些思考。

人保設300億專項產品

人保資產證實,人保資產將發(fā)行的“人保資產安穩(wěn)投資系列1-6期專項產品”已于6日下午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tǒng)有限公司完成登記。每期產品規(guī)模擬定不超過50億元,6期產品總規(guī)模不超過300億元。根據基礎資產和交易結構情況,具體可包括權益類產品、混合類產品和固定收益類。

與國壽資產、太平資產的投資方向一樣,專項產品是向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優(yōu)勢,但受到資本市場波動或股權質押影響,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優(yōu)質上市公司及其股東提供融資支持。

按照銀保監(jiān)會10月25日發(fā)布的《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三家保險資管專項產品投資標的均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公開發(fā)行的債券、上市公司股東非公開發(fā)行的可交換債券以及經銀保監(jiān)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與國壽資產設立的“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專項產品運作方式一樣,人保資產也采取了封閉運作、分期發(fā)行的方式。

國壽資產人士此前曾稱,專項產品通過“封閉期”、“存續(xù)期”的設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短炒”、大進大出等現象發(fā)生,發(fā)揮長期價值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維護上市公司長期穩(wěn)健經營。

多方客戶都有需求

“目前客戶需求較多,現在已在開展行動,在推進幾單。”一位中小保險資管公司副總對記者稱,上市公司及股東、券商、銀行對于資金的需求較強,而險資客戶作為出資方,也有響應政策號召進行投資的動力和意愿。

“前期券商和銀行做股權質押業(yè)務比較多,包括場內場外配資的,也有股質平倉進入的,他們當時提供了主要的資金。近期由于受股市波動影響比較大,接受質押股票跌破了預警線等,他們出現平倉需要,但是很可能賣不出去,所以有接續(xù)資金的一些需求。”他表示,這塊出現一些可投標的。

他表示,險資參與紓困的方向是很明確的,一方面整體來說估值已相對較低了,很多公司和股權有投資價值,另一方面險資也需要為市場解決暫時性的流動性危機出力。

“我們的真實考慮很簡單,假如一家標的公司出現了股質風險問題,恰巧它本身過去是我們持有的品種,我們就會有很大的參與紓解意愿。”他對證券時報記者稱,這樣的標的,會大大降低其調研工作量,只需要大家溝通達成一致即可。假如自己資金不夠的話,再號召幾家共同持倉過的同業(yè)一塊參與,效率也可以很快。

保險業(yè)也愿意利用資金的長期性、穩(wěn)健特性,以戰(zhàn)略和財務投資者角色,進入市場進行紓困。他表示,中小保險機構由于自身資金比較少,所以會傾向于聯合其他保險公司,共同以長期股權的方式介入一些投資標的。

多種方式投資介入

上述中小保險資管公司副總列舉了三個具體的紓困路徑。

一種方式是聯合銀行、券商等開展股票質押業(yè)務的機構,作為接續(xù)資金,共同對優(yōu)質標的再投資。“股票質押的融資是有期限的,到期后資金要收回,在接續(xù)階段,銀行券商等可能覺得標的還不錯,還有再投的意愿,如果險資也覺得價值不錯,可以通過產品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共同去介入。”

這種方式已有實踐者。據證券時報最新報道,國元證券的紓困資管計劃已經與三家保險公司完成洽談。

第二種方式是接手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權,幫助大股東解決流動性問題。比如有上市公司大股東把手中股票的80%、90%都質押出去了,它愿意拿出手上沒有質押的那部分股票,賣出來,獲得資金、解決流動性問題。待流動性危機解除后,大股東再進行回購。

第三種方式是通過可交債的方式,與上市公司股東合作。若上市公司股東之前發(fā)行過可交債,不需要折價賣,但是可以修正一下股價條款來融資。比如,前期可交換股票的價格可能是30元,現在根據市場狀況,把可交換的股票價格向下修正一些。險資介入提供資金,本身有票息,債性有一定保障,同時也有轉股的籌碼。

需平衡好債權和股權

一位保險資管公司研究人士稱,總體看,險資入市參與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模式可能是多樣的,可以是直接股權投資,也可以是明股實債的模式,或者疊加有債轉股的模式。

無論哪一種方式,都需要險資在債權和股權方面做好平衡,將來大股東若回購,險資介入就是債的形式;萬一回購有困難,險資的介入就變成股權方式紓困了,所以需要慎重選擇投資標的。

記者采訪了解到,險資普遍希望紓困資金能有保底收益,如果是“債+債轉股”的模式,被諸多保險投資人士認為是好產品,具有吸引力。“在轉股之前,產品凈值按債算,相當于一個疊加了期權的固收產品。”上述保險資管研究人士稱,這樣可以既有保底收益,又有分享股價上漲紅利的權利。

“雖然險資會有債加股的訴求,但是從政策鼓勵方向來說,個人認為還是可交債或股權方式介入更適合。”上述中小保險資管公司副總稱,單純從債的角度來講,包括過去紓困兩融等業(yè)務的經驗上,可以說,險資未必有優(yōu)勢,因為險資的風險偏好相對偏低,而且對于股票質押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不如銀行,所以險資若以股權投資的角度進行紓解,機會很大。

對于險資退出方式,業(yè)內普遍認為很多樣,待市場好轉后,可通過大宗交易、股東回購、協議轉讓等方式實現退出,又避免對二級市場造成沖擊。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yè)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