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亚洲_欧美激情大战黑妞_全部网站免费在线观看等_a无码亚洲男人的天堂

首頁 > 理財 > 正文

小鵬汽車何小鵬:涉及中端中高端 為什么我堅信春天在2021

2019-12-11 10:50:48 來源:財經天下周刊

All in 造車事業(yè)兩年整,何小鵬坦言,過去的2019,每一天都很難。

作為第一家遭遇全國性售后事件的新造車廠商,何小鵬承認“有無數的問題在我們內部”。不過,他也表示,客觀上,國內與國外車企仍存有明顯的差別待遇,用戶對小鵬汽車的寬容度遠不如特斯拉。

“當初已經做好10倍20倍的難度預期,沒想到(造車)遠超預期的難。”何小鵬稱,這應該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以來的最大誤判。

造車涉及多個零件、地域和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出現(xiàn)變形,從而讓客戶產生不滿。研發(fā)投入的節(jié)奏快了,融資可能出現(xiàn)吃緊,慢了也不行;只側重于產品質量、用戶體驗,導致品牌、營銷出現(xiàn)短板也不行。

巨大的資金投入也令早已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何小鵬倍感壓力。“正常來說你弄到100億,還會擔心資金的壓力嗎?對不起,車很快會。”

時隔一年有余,11月13日,小鵬汽車宣布完成4億美元的C輪融資,并引入戰(zhàn)略合作伙伴小米集團。何小鵬向AI財經社透露,是雷軍主動提議投資的。舊交情與新故事的結合,讓雙方在供應鏈與智能化場景上有了更深入的探索與積累。

碰巧的是,采訪當天,何小鵬因“財務自由之后很痛苦”的言論上了熱搜話題。對于被誤解被消費,他表示反感,“像今天(接受采訪)也是反我個人性格的,我不喜歡,但沒辦法,企業(yè)需要往上走,就只能這樣子。”

對談間,何小鵬展現(xiàn)出身為“理工男”直率的一面,對一些問題都直言不諱地給出答案,甚至不時會為剛說出的話感到懊惱——“這個說出去又要被人罵”“這個就別寫了”。這種心直口快的氣質或許跟互聯(lián)網行業(yè)更般配,而造車顯然是一項更系統(tǒng)更嚴謹的工程,需要更全面更審慎地協(xié)調各方利益。

在何小鵬看來,行業(yè)寒冬還將持續(xù)一段時間,差不多到2021年,屆時政策、價格開始產生穩(wěn)定性,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會更高,行業(yè)將迎來“人口紅利期”。

盡管如此,何小鵬絲毫沒有降低明年的預期,“如果平均增速在150%,你做到150%,最多只算合格。要想拿到絕對的領頭羊地位,一定是要超過行業(yè)增速。”

他把造車比喻為長跑,現(xiàn)階段,需要整個行業(yè)攜手破風前行。至于下一階段,自然是加速超越。

《財經天下》周刊=EW

何小鵬=HXP

我們不做性價比

EW:有人說,小鵬就像新造車領域的“小米”。未來會一直堅持走“性價比”的路線嗎?

HXP:我們現(xiàn)在不怎么提性價比,小鵬汽車的核心定位是中端和中高端,而不是更低端的產品。我比較喜歡豐田,豐田在品牌、品質、售價都做得很穩(wěn),全球化更是沒的說。我自己的第一臺車就是豐田,我蠻喜歡這個段位,所以我們一直做的是15~30萬元區(qū)間的車。

實際上,今天中國銷售最好的車型當中,主價位是在10萬元左右,這個段位的車企數量是最大的。小鵬在這一段做不動,因為小鵬一直想把智能化做好,智能化本身就需要成本。我們希望把品質、智能和顏值做好。

EW:你剛剛提到了“犧牲”,小鵬汽車在兼顧性價比的同時,都作出哪些犧牲?

HXP:第一,空間。我們基本上不做C級車,主要做A級車與B級車。第二,加速度。P7四驅版的百米加速時間能達到4秒多,實際上可以再做得更好,比如再減少1秒或1秒半,但我覺得沒必要,夠用就好。

EW:是否能理解為,小鵬汽車在駕駛性能上的投入要稍遜于智能化?

HXP:沒有,目前在我們的排序中,從人力到資源的投入上,駕駛體驗都要比智能化高得多。但我覺得到了某個點,駕駛性能滿足80~90%的用戶需求就夠了,智能化投入則是更長期持續(xù)的事情。我所關注的是從中找到平衡,安全、舒適、實用就夠。

EW:面對選手扎堆的A級車B級車市場,小鵬要如何實現(xiàn)差異化競爭?

HXP:還是得做好車的基礎條件。首先是安全,小鵬G3拿到C-NCAP五星評價,關于安全性的各項評分均位列純電車型第一。然后是顏值,事實上,顏值與空間很難同時兼?zhèn)?,這是很痛苦的事情。

其次是,把智能做好,把質量做好。我們智能化全部是自研,自研的好處在于,每兩個月可以申請一次快速迭代,就像手機一樣。我們的研發(fā)費用特別高,而且我們在0往70分做得時候的投入會很大,時間有點久,但我們到70分的時候往80分走可能就會快一點。

EW:不像蔚來、理想智造,小鵬的產品定位更貼近年輕消費者。這其實是最難伺候的一群,精明挑剔、對價格敏感。面對他們,你覺得難嗎?

HXP:每個價位的客戶都很難。但真正難的在于,電動化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智能化更多人是第一次接觸,是好是壞,都還沒形成標準。小鵬作為一個新興的整車品牌,與一群新的客戶群體,彼此都需要成長時間。

所以不管是15萬~30萬元的用戶群,還是30萬~40萬元的用戶群,或者是10萬元左右的用戶群,我覺得都是一樣的,都需要好好地去服務,只是說,我們要找到他們關注點,了解用戶群體的習慣和喜好。

EW:小鵬潛在意識里會把蔚來當做競爭對手嗎?

HXP:不會,都是友軍。這個市場這么小,有什么值得去廝殺?

EW:此前有媒體寫過一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你當時轉發(fā)并支持了李斌,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HXP:當天早上朋友轉給我,我只看了一部分就點贊。感覺李斌還挺有壓力的,后面又轉發(fā)支持一下。最重要是大家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好,一起去教育市場。

EW:在《2019胡潤百富榜》中,你的排名上升最快,李斌下滑卻很嚴重的。有網友擔心你會成為“造車界的賈躍亭”,你怎么看?

HXP:在造車上,我花的錢比李斌多,我們兩個人坐下來對扒過。至于賈躍亭,我跟他完全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要知道,創(chuàng)業(yè)最重要的是要all in,但不要同時all in七件事。

為什么是小米

EW:C輪融資引入小米,這是小米方面主動的?

HXP:有一次雷軍主動說起,要不就這樣(投資小鵬)。當時也不知道參與的規(guī)模,后來越談越大,越談越好。我覺得,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后做出的判斷。這個段位的人,基本上都要他自己想清楚才會去投,很難只是講一個幾分鐘的Story就讓對方下定決心。

EW:小鵬汽車與小米的合作會是怎樣?可否介紹一下未來合作方式?

HXP:小鵬汽車與小米在供應鏈會有更深入的合作,比如大屏和計算單元,又比如在車內置入更多小米生態(tài)鏈的硬件。另外,關于生活和出行方面,我們也會與小米生態(tài)建立更多連接。

EW:這么早就深度綁定小米,是否會限制公司未來的發(fā)展?

HXP:小米是非常好的公司,雷軍是非常好的大哥,我覺得沒什么可擔心的。

EW:之前你說造車200億都不夠,現(xiàn)在你認為需要花多少錢才能跑出一家真正有產品力與品牌力的企業(yè)?

HXP:正常來說你弄到100億,還會擔心資金的壓力嗎?對不起,車很快會。車是一個非常燒錢的生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投入的規(guī)模很難說是維持平均或是逐漸遞減?;旧?,企業(yè)規(guī)模越大燒錢越多。這條賽道上想要掙到錢,就需要具備足夠的規(guī)模,這對資本的前期投入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一家新能源車企要想做到一定的規(guī)模,200億人民幣的硬性投入是必要的。目前為止,特斯拉已經燒掉160~170億美元,美國所有的東西都比中國貴三倍,換算到國內就是400億元人民幣。假如你花400億元建成一個全球化的品牌,有4款車型,一年能賣出20萬輛,那已經很牛了。

EW:目前小鵬汽車的利潤水平如何?

HXP:現(xiàn)在利潤不高,明年利潤會好些。屆時,智能汽車的商業(yè)模式會從前模式進入到后模式。我講的后模式是不光是指維修、保養(yǎng)等車后服務,而是基于智能、軟件的模式,小鵬會在這方面繼續(xù)探索。

2021,迎來“人口紅利期”

EW:由于補貼政策的傾斜,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產能,主要由公共交通、出行平臺等B端客戶所買單,C端消費者的購買比重其實還很小,原因是什么?

HXP:這個弊端已經出現(xiàn)了。中國目前的新能源車保有量,如果把非C端的去掉,這個數字略慘淡。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一個是政策補貼,當然現(xiàn)在補貼在滑坡;另外,一些地方的出租車規(guī)定要采購電動車,還有就是出行平臺(會大量采購),這些加起來,大概每年能催生了一個50萬(輛)左右的市場。

原來銷量最好的新能源車,補貼后價格集中在10~12萬。就單純C端的銷售數據來說,里面大約有三分之一是賣給跑網約車的司機,但這個數據我們無法統(tǒng)計。

今年7月補貼退坡后,大家會發(fā)現(xiàn),15萬~25萬的產品銷量開始增多,主要購買的都是C端消費者,B端的銷售大幅下降。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明年會有更多好產品上市,小鵬也有自己的新車,好的產品加上統(tǒng)一的價格,更好的技術,會慢慢贏得市場。

EW:在退補的寒冬階段,有多少新造車企業(yè)將被淘汰?

HXP:看什么是淘汰,汽車的淘汰基本上就是停擺,或者以低功耗在運行,但要說完全掛掉很難。但明年做得比較艱難的,可能會蠻多。

從消費電子的格局來看,全球十大頭部廠商里面,中國可能占據3~5家。也許10至20年后,新能源車也會是類似情況,但是我不敢說一定能復現(xiàn),因為汽車的復雜度比他們高很多倍。

某種程度來說,我是很焦慮的。因為我看到特斯拉的技術遙遙領先,了解到寶馬與大眾在毛利率的優(yōu)勢以及技術儲備,這個賽場的選手真的極其厲害。

EW:過去在燃油車時代,中國廠商與國外相比是落后的。但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其實國內外相當于是同時起步。我們如何與國外展開競爭?

HXP:說實話,我覺得挺難。首先,國際化超不了。美國企業(yè)做國際化是俯攻,而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的企業(yè)推行國際化是仰攻。

第二,中國汽車行業(yè)規(guī)模巨大,但很分散。有的國外車企,進入中國快20年,一個底盤換換樣式,就可以賣這么多年。國外注重底層技術、底層基礎;中國企業(yè)更注重應用技術和組合方法,最后規(guī)模是容易做大,但深度比較難實現(xiàn)。

新造車企業(yè)要把四樣東西平衡好:全球化的品牌/品質、科技水平、成本和規(guī)模。當你把這四個平衡好了,又會發(fā)現(xiàn)全球化我們很難推進,科技的底層技術也很難突破,平衡化的成本還行,品質要再加強。所以我個人覺得,(超越)任重而道遠。我相對看好吉利,他們不是做的最好的,但在中國的車企里面,平衡做得很好。

造車相當是一個長跑。前段時間,不是有一位馬拉松選手,破紀錄地跑出1小時59分的成績嗎?其中的關鍵是得有人領跑破風,以降低風阻。小鵬算比較幸運,前面有很多人,很多車企跑在前頭,等時間合適了,我們可以再加速跑快些。

EW:你之前說過,2021年新能源汽車會迎來春天,怎么得出的這個判斷?

HXP:首先是大環(huán)境,從明年底至后年初,大環(huán)境會變好。第二,這期間會有很多好的新品上市,實際上,消費者與外界的更多不滿,是因為沒什么好產品可選。第三,政策等因素開始產生穩(wěn)定性。今天大家痛苦的是,價格在波動,政策在波動,環(huán)境在波動。

第四,消費者的心理負擔?,F(xiàn)在很多人買新能源汽車,首先就問“續(xù)航怎么辦?”“開起來安不安全?”當10個買車的人里面,有1個人買了電動汽車,我講是真實用戶,不是to B。以前互聯(lián)網有一個理論,當大城市里有10%的人開始嘗試新生事物,等到那個時候,它的成長速度會非???。

今天新能源車的銷售份額大概在7%,去掉to B,還剩3%。其中,排名靠前的七八個城市大概占了70%的市場,其他30%的市場是被無數個城市分食的。

從邏輯上來看,我認為大城市10% to C的情況在后年一旦出現(xiàn),就會像中國互聯(lián)網普及的那樣。一旦大城市開始起來了,后面的二三四線城市可能只花2~3年,就會非??炱饋?。屆時沒有人會特別擔心(安全、續(xù)航等問題)。因為他們會說,“城里面都有,大家都在開,不怕”。

差不多在2021年,新能源車將進入類似互聯(lián)網所經歷過的“人口紅利期”。

EW:2021之后,大家還會有里程焦慮嗎?

HXP:這個問題會延續(xù)好多年。這里一方面是取決于國家對于基礎建設的力度,第二取決于電池技術的前進。今天這個節(jié)點還沒來到,民間不太敢打頭,國家又猶猶豫豫的。

到了2021~2022年,大城市開始有人進入充電站行業(yè),假設你能夠找到一塊好些的地段,電又不貴,就可以小賺或者微賺,到2023~2024年,政策、環(huán)境就更好。當(新能源)車多了,充電快了,充電站就像加油站一樣能掙到錢了,就會有很多人沖進去。

請回答2019

EW:回顧2019年,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HXP:無數來自日常的焦慮。比方說7月經歷的事件,比如說內部的組織磨合,比如說每次的產品大定位,這個過程充滿焦慮,因為你一旦現(xiàn)在定錯了,三年后產品就賣不動。你會一直在那左右互搏。

任何一個點做不好都會有不滿,比如上牌、開店和交付。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人從各個角度要你給他一些好處,才能往下推進。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做不好就會陷入停滯,然后車主就會抱怨,說你連交付都做不到。

EW:也就是說,造車之后要面臨更多的人情世故?

HXP:包括但遠不止。

EW:現(xiàn)在酒量怎樣?

HXP:看要跟誰比,比我以前強多了,能喝1兩。我喝酒的邏輯很簡單,就是為了開心,如果喝到吐了,就不開心了。

EW:焦慮對你的影響是什么?

HXP:失眠。我是神經大條的人,但現(xiàn)在也會失眠,因為焦慮的點實在太多。

EW:放松的方式是什么?

HXP:睡覺。

EW:這不是睡不著嗎?

HXP:是,所以很痛苦。只能下樓跑個步,逼迫自己讓身體疲勞,進入睡眠。

EW:今年KPI的完成度如何,是否會調低明年的預期?

HXP:今年KPI的目標(過高),是因為2018年的發(fā)展速度讓大家拔高了預期。7月補貼退坡后的變化,比我們想象的來得猛烈。進入下半年,每月同比下跌20%~50%。但好處在于,ABC級的智能電動汽車,在上半年大概平均月同比增長7~8倍,下半年大概增長3倍左右,這個倍數還是很高。

明年ABC級的產品還會有高速增長的空間,但不可能到三倍,應該有兩倍以上。在其他的方面,像to B的新能源車會保持穩(wěn)定,在正負10%之間抖動,因為每年更換這些車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不太可能有一個額外大的爆發(fā)點。

行業(yè)如果平均增速在150%,你做到150%,對于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言,這最多只算合格。小鵬汽車要想拿到絕對的領頭羊地位,一定是要超過行業(yè)的平均增速。

而且我們有很多事仍在打基礎,今年的9月以來,小鵬陸續(xù)新開很多門店,這些店從建成到“養(yǎng)熟”,大概要6個月時間。從這層面看,我對明年小鵬的期望一點都不低。

關鍵詞: 小鵬汽車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yè)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lián)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