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讓00后大學生愛上思政課 一群教授博士頭腦風暴
2019-04-12 10:06:42 來源:重慶晨報
一個月兩次,在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會議室內(nèi),就會傳來十幾位思政老師對教學內(nèi)容上相互碰撞的“爭論”聲。他們通過這樣的集體“背課”,將思政課難點重點進行梳理。讓它們不再是枯燥的條條框框,而變成“窮游”的故事,變成人生的經(jīng)歷,變成同學們喜愛的內(nèi)容。
魅力教師
將“窮游”經(jīng)歷納入思政教育
4月10日,記者在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見到了31歲的劉倩,長相甜美又時尚的她一改平日里女博士的形象。她被學生評選為2018年重慶大學最受歡迎的10名老師之一。
劉倩告訴記者,之所以同學們都喜歡她,可能源于她平日里古靈精怪的性格,可以與同學打成一片。“對待學生,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劉倩說,每一堂課,她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把最好的一切呈現(xiàn)在課堂上。
劉倩老師的課很特別,她的教學資料基本都是她自己收集而來的。這些一手資料哪里來,她表示都是她“窮游”來的。原來從2015年入職以來,每年的寒暑假劉倩就變身成一名“背包客”,前往許多國家旅游,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作為一手資料,帶回她的課堂。
“我曾花一整個月的時間‘窮游’老撾、越南,兩個國家九個城市,也曾花一整個月的時間‘窮游’馬來西亞、柬埔寨,兩個國家七個城市……”劉倩說,她喜歡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見聞講給學生們聽,并將收集的旅途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呈現(xiàn)給學生。
劉倩表示,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說點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對學生的啟發(fā)遠比照搬教材更好。
頭腦風暴
十幾位思政老師的集體“絕招”
記者了解到,在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像劉倩這樣“接地氣”的思政老師還有很多,大家每天都在探討,如何上好高校的思政課。去年,已有00后開始進入高校學習,如何教育新時代的學生,思政老師得有“絕招”。
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肖鐵巖教授告訴記者,之所以要定期將老師們聚集起來一起參與思政課的“備課”,是因為如今的大學生對思政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最大效率的提高思政老師的教學效率,集體“備課”成為所有思政老師工作中的常態(tài)。
4月10日下午2點半,記者在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4樓會議室看到,十幾位思政老師坐在一起,輪流分享在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思想的“頭腦風暴”。
而這樣的集體“備課”模式早在2017年9月就開始了。僅這學期開學以來,已經(jīng)是第五次。有思政老師告訴記者,除了一個月兩次的定期“備課”,平日里,在老師們的QQ群、微信群里也會不定期分享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
“社會信息多元化的今天,集體力量會更完善更全面,老師之間也有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肖鐵巖表示,這樣的“備課”方式不僅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師教學的效率,還能更好的將思政教育形成共識,形成系統(tǒng)。
上游新聞記者 付迪西
付迪西
付迪西
編輯:魏蔚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閱讀
- 小鎮(zhèn)青年“充電潮”推熱縣城共享自習室-...
- 冰雪運動提前升溫小眾運動持續(xù)“出圈”...
- 婦女權(quán)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三審 明確消除...
- 臺風“尼格”最強可達臺風級 30日傍晚...
- 北方雨雪頻繁氣溫多波動 江南等地明起...
-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人...
- 工業(yè)“壓艙石”作用發(fā)揮顯著-環(huán)球快報
- 三季度上海經(jīng)濟加快重振 實現(xiàn)V型反轉(zhuǎn)-...
- 大氣污染防治更細化 屋里有溫度 屋外...
- 北京特殊教育領(lǐng)域里的“不老松”
- 各地搶抓農(nóng)時開展機收作業(yè) 全國秋糧收...
- 各地特色經(jīng)濟作物成為助農(nóng)增收富民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