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券商10月投資攻略:四季度或有大級別反彈
2018-10-05 13:58:58 來源:金融投資報
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A股分類是次級新興市場,從2019年6月開始將A股納入次級新興市場。
就在一天前,明晟公司也向A股拋來“橄欖枝”,超預期的擬提高A股在MSCI中的比重。這意味著在A股邁向國際化的同時,國際指數也在紛紛“搶”A股。
事實上,9月中旬A股在接近股災底后出現快速反彈,2700點、2800點整數關口被接連站上。目前A股調整以來的下降趨勢線均被突破,市場做多熱情明顯恢復。那么,10月大盤能否打響翻身仗?多家券商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
光大證券
市場底部越磨越高
在三季度完成磨底之后,大盤不會出現一帆風順的反彈和大反轉,更多是越磨越高。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在經濟增長依舊要沿著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接下來的行情是前期大博弈造成的過度殺估值下的估值修復。而根據我們對估值隱含經濟增長的判斷,估值修復的整體空間約在10%左右。所以,我們對未來行情的判斷,是估值修復下的越磨越高,上證綜指年底有望重返3000點。
因此,對于底部有望越磨越高的估值修復行情,在結構上繼續(xù)建議按照G2雙殺下半場的思路去進行結構配置。首先是,在周期的估值修復基本完成后,更多關注銀行等高股息標的底倉配置機會。其次是,從大博弈、補短板的角度去布局軍工、網絡安全、5G、芯片等科創(chuàng)股的趨勢性主題機會。美國對中國科技、軍工的不斷打擊,恰恰印證了這是中國必須要加強的短板,而補短板將是新格局下的政策主要發(fā)力點。最后是,消費權重股的回調空間有限,意味著本輪消費板塊的回調空間有限,G2雙殺下半場的輪動之后,必需消費品仍將受益于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升級。
國泰君安
反彈趨勢逐漸展開
金秋行情已到來,短期風險擾動相對有限。近期隨著政策的發(fā)力,經濟下行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匯率維持在6.8-7區(qū)間相對平穩(wěn),風險出現了邊際顯著緩和,這將為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提供窗口期。我們認為金秋行情正在展開過程中,相關風險因素對于市場的擾動始終存在,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或會反復,但相對于前期整體緊張的態(tài)勢已經明顯緩和,市場反彈趨勢有望逐漸展開。
看好制造業(yè)中TMT,關注軍工、計算機、通信/電子結構性機會。隨著風險緩和窗口期的到來,三大反彈支柱發(fā)力下,加倉時機到來。一是政策的優(yōu)先放松,市場關于穩(wěn)增長發(fā)力的預期始終存在,但是政策大放水難期。盡管始終會有相關政策的出臺,但周期品中長期邏輯缺失始終影響投資者持股堅定性;二是政策層面對于提振消費、產業(yè)升級始終強調,相關板塊有望迎來積極催化,消費品中受到交易結構問題困擾,但政策催化下相關品種可能會在交易結構籌碼充分分散前就開始啟動。隨著分母端風險溢價的回落,重點關注制造業(yè)中TMT。從細分領域亮點看,軍工在飛機、計算機在云計算、通信在5G、電子在5G和半導體,而受益于政策加碼的消費板塊,業(yè)績處于合理估值,預計也會有積極表現。此外,由于政策優(yōu)先放松,周期板塊中受益大基建鏈條的品種也具有交易性行情機會。
國信證券
政策底和市場底均已顯現
近日,管理層印發(fā)的《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fā)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了從供需兩端發(fā)力推動消費升級,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大程度地促進供需匹配,發(fā)揮消費對于經濟發(fā)展的支柱作用。我們認為,擴大國內消費是應對的唯一出路。
從未來消費的發(fā)展方向上看,服務性消費潛力巨大??傮w來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度已經達到了80%以上,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漸從低凈資產收益率的基建驅動轉向高凈資產收益率的消費驅動,這對經濟和資本市場都是長期利好。
短期來看,當前各項政策對股市友好,“政策底”已經確定無疑。之前,我們在9月月度策略中提出,市場將慢慢從“政策底”向“市場底”轉變,從近日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底”已經越來越明卻,看好接下來市場有一波像樣反彈的機會。
渤海證券
預期恢復下行情或將來臨
先從經濟方面看,進入三季度以來,經濟景氣度穩(wěn)中趨弱,需求總體依舊承壓。三駕馬車中,貿易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略有弱化,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終將顯現,仍需審慎對待;消費端,穩(wěn)定器作用仍在,個稅調整對沖下行壓力,增速回落總體可控;投資端,制造業(yè)投資回升持續(xù)性存疑,政策主導壓制地產投資增速,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帶動基建投資逐步企穩(wěn)回升。
總體而言,外部壓力困局待解,內部政策積極部署預調微調,預計四季度經濟仍存下行壓力,全年GDP增速能夠維持在6.6%以上。流動性方面,美聯儲仍堅持漸進加息作為未來貨幣調控的主基調,歐元區(qū)貨幣正常化的預期也將逐步升溫,總體上外部流動性供給收緊對國內貨幣寬松的牽制有增無減。國內宏觀調控重點已由“去杠桿”轉向“穩(wěn)經濟”、“控風險”,并將在四季度繼續(xù)提升,而金融調控目標將聚焦于疏通貨幣傳導機制、維持社融的穩(wěn)定。
策略方面,對于當前市場而言,上市公司的業(yè)績雖然將存在一定回落壓力,但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管理層的市場維穩(wěn)意愿上升且上市公司的回購增多,讓A股進一步下跌的阻力明顯增大。未來如能外部壓力減弱或是國內政策紅利釋放,將有望帶來預期恢復下的市場的反彈行情。四季度最大的影響事件來自于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屆時如果能有重磅的改革舉措醞釀落地,將有助于推動經濟中長期預期的改善,并成為促成市場企穩(wěn)反彈的關鍵影響事件。
在風格層面,由于主板的盈利增速將有緩慢下行,而創(chuàng)業(yè)板的業(yè)績在三季度較難全面恢復,所以建議投資者輕風格而重個股,在盈利和估值方面尋求雙重安全邊際,等待市場預期的修復。行業(yè)配置方面,基于PE、ROE匹配度考量,建議關注的行業(yè)為:建筑材料,商業(yè)貿易,房地產,輕工制造,電子,有色金屬,休閑服務,家用電器,電氣設備。
華創(chuàng)證券
關注四條主線
展望9月份以后的全球市場,我們認為階段性的“穩(wěn)杠桿,再平衡”可以期待。一方面國內宏觀政策邊際轉向,經過傳導機制后,有望在去杠桿大通道中的“穩(wěn)杠桿”下,使持續(xù)調整的權益市場出現一次“再平衡”,從而部分結構性的機會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從外部的宏觀環(huán)境來看,一旦發(fā)達市場的波動率開始抬升后,疊加美國內部政治問題的發(fā)酵,中美博弈的僵局或迎來階段性破局,從而使緊縮政策的外溢效應出現緩解,為國內的政策空間和市場的風險偏好帶來邊際上的提振。當然在這種再平衡之后,四季度后期到明年上半年市場將再次面臨實質性基本面壓力的考驗,大類資產輪動加快的特征料仍將持續(xù)。
接下來A股市場存在弱反彈窗口,存在明顯的加倉和反彈效應。穩(wěn)杠桿政策托底下,風險偏好提振帶來估值修復。再平衡之后,四季度后期市場將再次面臨實質性基本面壓力的考驗。行業(yè)配置方面,穩(wěn)健與成長平衡的配置思路應當堅守,關注波動率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匹配。建議關注受益于政策對沖,估值較低的銀行、鋼鐵板塊;同時配置凈資產收益率增長更具穩(wěn)定性的計算機和核心軍品行業(yè)。在財政發(fā)力預期之下,制造業(yè)增值稅結構性減稅預期以及基建產業(yè)鏈潛在機會最大;中長期在政策轉向科技立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龍頭在改革開放40周年關口或將是彈性最大的領域。
新時代證券
四季度或有大級別反彈
市場可能會在未來一個季度有較大級別的反彈,主要原因有“估值合理+流動性政策緩和+年末年初經濟和盈利數據重要性逐漸下降+四中全會”。前兩個因素7月份就已經具備,但是我們之前提示要等更多風險的落地。目前來看,大部分風險已經落地,而且馬上進入容易有政策催化劑的季節(jié)。這里有季度反彈的概率很高,核心點其實是修復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過度悲觀的預期,而不是經濟馬上進入上行周期。
目前讓投資者謹慎的主要有兩個核心因素:第一點是從歷史經驗來看,貨幣緊縮或去杠桿過后都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盈利,現在盈利下行還未兌現,利空難談完全落地。我們總結了A股歷次大調整,發(fā)現殺估值階段最慘,殺業(yè)績階段股市中樞下移的空間并不大,會比殺估值階段好很多,也就是說存在出現大級別反彈的條件。第二點是對去杠桿、貿易摩擦升級等各類政策的擔心。這些問題最終會影響經濟,但其影響的力度也是有周期性的。過去兩年之所以推進去杠桿力度較大,很重要的一點是經濟韌性很好,上市公司企業(yè)盈利很好,如果后續(xù)投資或進出口數據出現2008年和2011年那種下滑,對沖性的政策大概率會出現。
反彈持續(xù)時間中性假設在1個季度,最長2個季度也是有可能的,反彈前期建議做金融,反彈后期主力可能是成長。反彈完成后還會有二次探底,二次探底會不會創(chuàng)新低,現在還沒法確定。行業(yè)配置上,反彈初期將會是估值合理和當下基本面確定的板塊,近期表現較強的金融、部分消費將是反彈初期的領漲品種,建議關注銀行、保險,反彈后期投資者更專注成長性和未來的變化,此時成長板塊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建議關注政策敏感性行業(yè),軍工、通信、計算機等。
上海證券
看好業(yè)績確定性龍頭股
MSCI、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與滬倫通或成為A股市場四季度機構化與國際化深入演繹的契機。在外資、公募、險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三分天下之時,外資的邊際增量最大,投資理念應跟隨國際化趨勢。
A股龍頭公司、長期業(yè)績明星的“確定性”價值仍未被完全發(fā)掘,存量經濟下龍頭公司的確定性溢價有望繼續(xù)提升。但同時也要區(qū)別對待藍籌白馬股,規(guī)避交易擁擠的風險?;诂F金流定價因子的行業(yè)估值溢價,可能因為政策從去杠桿到穩(wěn)杠桿的變化,并在四季度發(fā)生反轉。大消費等高現金流和低負債率行業(yè)的超額收益可能弱化,而因外部融資需求大而受壓制較多的超跌行業(yè)板塊,會在接下來產生結構性的超額收益。
中小創(chuàng)的整體表現,取決于差強人意的二季度業(yè)績增長能否改善。對于接下來市場整體趨勢維持“先揚后抑”的預判,上證綜指的核心波動區(qū)間為2700-3000點。
中美貿易摩擦的國內應對,是未來主題策略的切入方向。這里需要選擇阻力最小的方向突圍,而不是高舉高打,建議選擇5G、軍工、特高壓、油氣鏈的左側機會。
相關閱讀
- 南京證券分析師:滬指僅小幅回調 成長...
- 買1000手進新三板等同新股上市?轉入退...
- A股市場風險偏好持續(xù)改善 消費場景恢復偏慢
- A股高開低走 創(chuàng)業(yè)板指要看創(chuàng)藍籌們的臉色
- A股市場成長賽道股領銜上漲 帶動創(chuàng)業(yè)板...
- 滬深兩市震蕩收漲 滬指收出9根陽K線
- A股大漲要不要逢高減倉 市場見底信號浮現
- 浙江建投走出“蹦極”行情 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
- 滬指3000點保衛(wèi)戰(zhàn)再度打響 本周初仍將...
- A股市場表現如何?南京證券分析師:創(chuàng)業(yè)...
- 美股暴跌引發(fā)股市恐慌性下挫 十年期美...
- 高股息率或已成銀行股特征 A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