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_国产精品自在自线亚洲_欧美激情大战黑妞_全部网站免费在线观看等_a无码亚洲男人的天堂

首頁 > 產經 > 正文

連續(xù)盈利逆轉 產險業(yè)9年來首度承保虧損

2019-02-15 09:58:08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近年逐步逼近承保盈虧平衡點的產險業(yè)一舉突破紅線,迎來9年來首個經營拐點。

證券時報記者獲取的保險行業(yè)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財產險公司承保虧損13.59億元,承保利潤率-0.13%,一舉改變連續(xù)8年承保盈利的態(tài)勢。同時,產險業(yè)最大利潤來源--車險,雖然實現了10.53億元承保利潤,但同比大幅減少63.36億元,下降幅度達85.75%,承保利潤率僅0.14%,亦逼近盈虧關口,態(tài)勢嚴峻。

產險承保9年來首虧

承保和投資雙輪驅動是產險公司穩(wěn)健經營的基礎,這一態(tài)勢在2018年被打破。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拿到的行業(yè)數據,2018年財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73.18億元,同比下降26.02%,其中承保虧損13.59億元,利潤額同比減少37.66億元,承保利潤率-0.13%。

該數字不僅較2017年情況惡化,相關數據也顯示,這是產險行業(yè)2010年來首度虧損,拐點特征明顯。公開資料顯示,本輪產險行業(yè)承保盈利周期始自2010年,當年的綜合成本率約為97.3%,此后,一直到2017年都低于100%這一盈虧的臨界數值。其中,2011年降至95%左右的最低點,2012年回升至97.2%,2013年以后,除2015年外,都在99%以上的高位,不斷靠近盈虧平衡點100%,但始終未突破這一關口。

眾所周知,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分為承保業(yè)務和投資業(yè)務,兩大業(yè)務的收益情況共同決定險企的盈利。與壽險行業(yè)盈利模式更多依靠投資端的收益貢獻不同,產險公司整體此前數年在承保端也有利潤貢獻,即承保和投資兩個輪子共同支撐產險盈利。

2018年承保虧損使得產險業(yè)不得不面對僅能依靠投資收益獲利的局面,亦凸顯出產險業(yè)經營環(huán)境的惡化。

車險利潤貢獻跌至第三

從不同險種看,車險、農險、保證保險等為承保盈利,健康險、信用保險、意外險、船舶保險、工程保險、企業(yè)財產保險都為承保虧損。

中國產險業(yè)主要看車險,對產險業(yè)保費貢獻超七成的車險此前一直穩(wěn)坐產險承保利潤貢獻頭把交椅,2018年利潤貢獻不及保證保險和農業(yè)保險,退居第三位。

數據顯示,車險2017年承保利潤為73.89億元,比其他產險險種的利潤之和還多。2018年,車險承保利潤雖然為正,但是下滑最明顯,承保利潤僅10.53億元,同比少63.36億元,下降85.75%,承保利潤率僅0.14%。

近兩年產險公司開展較多的意外險、信用保險、健康險都為承保虧損,且為承保虧損額最大的三類業(yè)務。其中,意外險承保虧損11.10億元,承保利潤率-3.18%;健康險承保虧損20.38億元,承保利潤率-4.22%。

信用保險承保虧損15.58億元,虧損額雖然同比減少了7.58億元,但仍是虧損大戶。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7年信用保證保險至少進入了15家產險公司年保費收入的前五強,但是僅有7家實現了承保盈利。經營該險種出現虧損的企業(yè)中有4家公司虧損額過億元。

此外,船舶保險、工程保險為虧損率最高的險種,業(yè)務的承保虧損率達21.16%、9.75%。

農險承保利潤17.38億元,同比減少6.49億元,承保利潤率3.89%;保證保險承保利潤18.16億元,同比增加8.26億元,承保利潤率4.76%。

所得稅費用上升

除了承保利潤突破紅線,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加大了稅負壓力,進而帶動凈利潤下滑。

證券時報記者獲取的保險行業(yè)統計年度數據顯示,2018年產險公司利潤總額預計473.18億元,同比下降26.02%,所得稅費用222.61億元,同比上升16.91%。扣除所得稅后的凈利潤預計為250.57億元,同比下降44.21%。

按照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為什么利潤總額下降,所得稅費用反倒大幅上升呢?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發(fā)布的《關于企業(yè)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企業(yè)發(fā)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規(guī)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其中,財產保險企業(yè)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5%(含本數,下同)計算限額。

2018年以來,由于保險公司加大業(yè)務投入力度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占產險總保費七成的車險手續(xù)費傭金上升到近年來罕見的高水平,這是行業(yè)普遍現象。目前并沒有關于行業(yè)手續(xù)費率的公開統計數據,不過證券時報記者從業(yè)內獲得信息了解到,2018年不少地區(qū)的車險手續(xù)費曾高達30%~50%,個別地區(qū)甚至達到近6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企業(yè)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說,由于傭金支出來源于保費,超過扣除比例的傭金和手續(xù)費支出都將納入收入總額,最后將作用于"所得稅"一項。

舉例說明,按照規(guī)定,100元車險保費可以稅前抵扣的手續(xù)費傭金是15元,如果實際手續(xù)費支出是50元,多支出的35元雖然已經支出,但并不能抵扣,稅費為35元×25%=8.75元(此計算未考慮免稅收入抵扣問題)。

多家險企財報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所得稅增速和在稅前利潤總額中的占比都達到了近年來的高水平。證券時報記者測算了4家大中型公司2018年半年報披露的產險業(yè)務數據--人保產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大地保險合計稅前利潤增長10.1%,凈利潤平均下滑了15.2%,所得稅平均增長幅度達89.2%。例如,人保產險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由截至2017年6月末的257.38億元增長46.1%至2018年同期的375.92億元。中國平安半年報中亦表示,2018年上半年,產險業(yè)務所得稅同比增加130%,主要是因為免稅收入同比減少以及業(yè)務增長導致手續(xù)費超支使得應納稅所得額上升。

"老三家"優(yōu)勢盡顯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品牌、資源、成本優(yōu)勢的大型保險公司(主要是"老三家")在市場爭奪中優(yōu)勢凸顯。

"老三家"是市場對份額排名前三的人保產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等3家財產險公司的統稱。其不僅占據最大的產險市場份額,也獲取了產險市場絕大部分利潤。2013年~2016年,3家產險巨頭合計市場份額分別為64.8%、64.7%、64%和63.07%,2017年這一數字止跌反升至63.49%,2018年這一數字繼續(xù)升至64.04%。

利潤也是如此趨勢。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人保產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3家產險公司凈利潤為203.06億元,已逼近財產險公司2018年利潤總額。證券時報記者獲取的保險行業(yè)統計年度數據顯示,2018年產險公司共88家,預計利潤總額473.18億元,扣除所得稅后的凈利潤預計為250.57億元。

(責編:李玥、朱一梵)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yè)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